杀戮比教育和辩论更容易和直接
原创 虚名 虚名的四维空间
2024年05月07日 15:17 浙江
之前我对被封号、被封禁以及被屏蔽、删除总是耿耿于怀、愤愤不平,有被人在咖啡里动了奶酪的恶心。今天突然读到一则关于圣人孔子的逸闻,方才释然。


这则故事被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肯定确实有之。说,孔子在鲁国为相时,曾诛杀一位乱政的官员,名叫少正茂,理由是“天下有大恶者五……少正卯皆兼有之。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,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,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,此乃人之奸雄者也,不可以不除”。不过也有其他历史学家不认为这是真实的,理由是,以“莫须有”的臆测去杀人,多少与“圣人”这一标签与人设不合。

好了,就算孔夫子这事是杜撰的,那么下面这则就没有人不认为是史实了。《列子》里的这则故事证明邓析这位古代“明辨之学”倡始人的聪明才智:“洧水甚大,郑之富人有溺者。人得其死者,富人请赎之。其人求金甚多。以告邓析。邓析曰:“安之!人必莫之卖矣。”得死者患之,以告邓析。邓析又答之曰:“安之!此必无所更买矣。”但就因为他的聪明,郑国国君的侄子认为他“操两可之辩,设无穷之词”、“郑国大乱,民口喧哗”,不杀不足以平民愤、于是,子产不胜其辩,故”执而戮之“。

以我目前为止看到的一些史记,像焚书坑儒这样极端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极小,主要是怎样去封防贱民的“口”。比如《尚书·洪范》就记载了大禹治水“宜疏不宜堵”的精彩故事;《国语·周语上》也佐证说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,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然……历史证明,导、疏、使言之难,会给君子带来很多额外的麻烦。

现在、进入21世纪了。人心不古,恐怕就不仅需要防“口”还要防“耳”,或者还要防“眼”,毕竟老夫子曾对子产铸刑书于鼎,并让所有老百姓不分贵贱都能看到产生深深的忧虑曰,“今弃是度也,而为刑鼎,民在鼎矣,何以尊贵?贵何业之守?贵贱无序,何以为国?且夫宣子之刑,夷之菟也,晋国之乱制也,若之何以为法?”

那么,这“口”、“耳”、“眼”或者还有“鼻”,到底该如何防?不妨去抄古人的作业,毕竟堵和杀戮比教育和辩论更容易和直接。

好像真是如此。

阅读 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