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社区:"重估牛"会到来吗?(十月成绩单)
股社区:”重估牛”会到来吗?
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,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
在1992、2003、2008、2015、2020多次牛市中,大A无一例外的A上,然后A下。
股民“巨亏”,国家队“救市”收场。
有“改革牛”、“股改牛”、“杠杆牛”、etc.
“炒题材”、“炒概念”、“炒预期”、“炒龙头”、“炒地图”、“炒数字”、etc各种无厘头。
结局都是“击鼓传花”的游戏梦一场、总有“最后一棒”、骂监管、骂赌场、骂等等等…
因为:从击鼓传花的开始,就注定了结局。
往往:“最后一棒”,都是…..
这里面最缺少的是:自然的经济规律:价格围绕价值波动、但终究价值决定价格。
不赚钱的生意,你愿意合伙干吗?
股票的本质,简单说:就是你和别人合伙做生意赚钱。
这里面两个关键字:“合伙”、“赚钱”。
2024年A股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。真正“总分红大于融资额”,目前是644家。
股社区认为:这是初心。也是最自然、最朴素的经济规律。
在这个基础上发动的牛市,必然是慢牛、长牛。
否则:违反经济规律,最终的结果就是A上、A下。
最后:以“击鼓传花”为乐,最终80%以上的人被“割韭菜”。
最自然的经济规律!
什么是回本?股市中最简单的就是:“总分红大于融资额”。
投这么多钱下去开个店,无论你怎么吹的天花乱坠!
开店的本金都赚不回来,早停止亏损吧
什么是付息?股市中最简单的道理:“每年分红大于1年起利息”。
如果开个店,本金还不起,利息也付不起,那真的是白嫖股民了!
“重估牛”会到来吗?
2022年开始的“中特估”,明确的发出了估值信号。
它们:不受资金追捧,不受股民待见。没有流量支持,甚至没人敢提。
没有题材概念,业绩越好,分红越多。杀跌的越狠,涨的最少。
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了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,并表示如果做得好,未来可以再来5000亿元,甚至第三个5000亿元。
这是在做什么?股社区认为:
1、合格的机构无风险套利的本金。
目前A股大量的PB小于1,稳定分红大于6%以上的公司。互换便利的GC利率只有2%以下,每年稳定的4%的利差。
2、彻底的改变A股的生态,脱胎换骨。
通过无风险套利,提升“稳定分红”公司的市值管理。
3、A股逐步的美股、港股化
Top500的股票“重估牛”,小票逐渐的边缘化,每日成交量急剧下降。
哪些信号初见端倪?股社区认为:
1、10-8日迅速的按住“疯牛”。
9-24日新闻发布会后,其实监管什么都不说,什么都不做。股社区认为大A直上4000不是没有可能。
为什么监管发出强烈的“降温”信号,就是不想重蹈“击鼓传花”的覆辙。
2、10-15日急的推出A500 ETF
首批中证A500ETF即将上市,甚至在A500指数没有发布的情况下,
就审批了A500的ETF筹集资金,向Top500倾斜。
3、10-16日再补充一批A500
中证A500有多火?又有43只指数基金要来了,在新基金的建立上,
A500源源不断。
4、IF-沪深300的规模超常规
在2023年开始的救市开始:510300近4000亿,510310近2500亿,159919近1500亿,510330近1500亿。加上尾部和场外的,目前沪深300ETF的规模近1万亿。
加上HS300和A500的权重股高度重合,这意味着:大A向头部500的倾斜会越来越快。
5、无风险收益的快速下降
记得几年前,余额宝中的收益可以作为段子。2年前,保险靠3.5%的收益大卖了一波。1年前港币3%的存款火了一把。
但是:6%以上的收益的股票没有碰。两桶油、三大运营商、四大行、五大电网、六大矿。已经连续3年分红超过5%。
假设:(大厂)的收益率,逐步向贷款LPR靠拢,消除无风险套利差。
一波轰轰烈烈的“重估牛”会到来。
如果:对政策的理解,还是和以前一样,
启动一轮新的“击鼓传花”,“A上A下”,那可能是“头破血流”。
总分红大于融资额股票一览。
十月成绩单-亏损比例73%
说明
免费的流量有限,每个周末更新一次,省着点花。